2021 | 龙城文体中心
Shenzhen Cultural and Sports Center

v3

地点 Location:中国,深圳
类型 Type:公共建筑,文化体育中心
建筑面积 Area:48596平方米
用地面积 Site:7434.3 平方米
建筑高度 Height:90m
时间 Time: 2021年5月
状态 Status:概念设计阶段
设计团队 Team:舒赛、王亦鸣、潘于、赵英超、李锦辉、黎志强
业主 Client:深圳市龙岗区建筑工务署
甲级设计院 Executive Architects: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在高樓林立的現代城市中,垂直的空間亦需要規劃出一片綠洲。
我希望建筑能够摆脱那些宏大的意义变得更加轻盈和放松,让阳光和鸟儿可以穿越而过,让市民能够随意的爬到百米高的楼上遛弯儿。



方案过程与图纸
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人口对于身心健康意识的觉醒,在寸土寸金的深圳文体中心正快速向着更高、更密、功能更加混合的方向发展。本项目位于龙城街道如意路与龙岗大道交叉口东南方向,占地面积 7434.3㎡,总建筑面积 48596 ㎡,建筑限高90m,需要同时容纳 16659㎡文化中心、10100㎡体育中心、5700㎡商业配套设施。基于场地和项目的情况,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如何在狭小的场地上建设一个功能复杂的公共建筑,让文化、体育、商业功能互相独立又相互联系?如何让一个90m的高层建筑仍然具备良好的公共性和可达性?如何弱化一个尺度庞大的建筑,让他可以与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

设计意向
堆砌的行为赋予石块特殊意义,犹如西西弗神话抑或是玛尼堆。

叠石
狭小的场地和高容积率促使了建筑以塔楼的方式布局,通过把文化类和体育类分别置于两个独立的塔楼可以很好的解决文体之间动静分区的问题。剧院、青少年活动中心、商业配套、门球馆这些需要独立对外的功能置于地面层附近,图书室和书吧这类需要良好景观和安静氛围的功能置于高区。通过裙房与屋顶的链接,让双塔进化成了一个立体的环状交通,既满足了动静分区,又平衡了文体之间功能的连通问题。通过不同功能彼此错动独立成块,既让庞大的建筑尺度得以降解,又产生了空中景观露台。如同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巨石垒在一起,有机的堆叠成了一座环形雕塑。城市中的人们在高楼大厦间穿行来到这里,轻盈的银白色表皮和交错的体块首先映入眼帘,缝隙之间透出的绿色又让它稍微显得有一点神秘,银色波纹金属网表皮后若隐若现的V字型结构赋予文体中心独特的美感。慢慢接近,丛林般的中庭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在立体的空间中宛如一个沙漠中的绿洲,改变人们对传统城市天际线的印象。

峡谷
由文化、体育、商业功能混和而成的这座充满能量的环形建筑,不但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还以其独特的形态成为了城市街道的标志性景观节点。由环形体块围合而成的这个60m净空的开放中庭,是一个让文化、体育与城市生活交汇的城市客厅。中心露台为集会、路演、街舞、演奏、展览、秀场、露天电影等活动创造了一个半户外的场地,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龙岗市民。连接爱联站和龙岗河的二层连桥系统,与文体中心内庭的立体交通连通,创造了一条24小时无条件向市民开放的公共休闲登高环路。环路顶部串联的空中观景平台和云端书吧,将成为途径龙城街道必达的旅游观光打卡点。建筑内庭不同标高的种植池把自然从地面带上了高空,满布的藤曼和灌木让建筑成为了一个绿意盎然的立体城市花园。

体育中心
巨型桁架支撑起文体中心的大跨度空间,光线通过银色波纹金属网表皮柔和的照进室内,留下树荫一般的痕迹。

露台花
热带植物搭配的露台像是一个个小公园,走出室内看看远处的城市,面对植物休息片刻。建筑的中庭和外侧,大大小小种植区分布在各个角落和平台,爬藤、灌木、小乔木在立体空间中交错相映。屋面露台层层向东西两侧伸展,让人们可以远眺马鞍岭和大运中心。

 效果图
v3
v4
v5
v1
v2
v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