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深圳坝光国际生物谷创新产业园
Shenzhen Baguang 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Valley

2021-01-07-深圳重塑建筑-坝光创新创业园(DY03-07地块)-C01_ copy2

项目名称:深圳坝光国际生物谷创新产业园 
建筑设计: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REFORM重塑建筑
设计时间:2021年-2022年 
预计建成年份:2024年 
用地面积:25198平方米 
建筑面积:124450平方米 
项目地址:深圳市大鹏新区 
委托方:深圳市大鹏新区坝光开发署 

主创建筑师:舒赛、王亦鸣 
设计团队: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章海峰、杨旭、张莉、辛怡、莫宏毅、张勋、李筱麟、夏昕、黄鹏、张亚强、姜乙锋、程茵 
REFORM重塑建筑:林梓瑜,陈阳,潘于,喻张翼,张孟琦,张诗,曾子滢 
绿色建筑、海绵城市:深圳中技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装配建筑:佳构建筑产业化(深圳)有限公司 
室内装修:深圳黄董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幕墙顾问:祥云幕墙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BIM:上海宾孚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园林景观: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风景园林设计研究院:夏媛、刘扬亮、郑文科、赵志刚 
标识导视:深圳市括弧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效果图公司:SAN


-城市建筑和景观往往追求纪念性,摩天楼、宽马路、高架桥和大广场,人在其中十分渺小。我们试图让城市摆脱纪念性的印象,用优美的景观、宜人的尺度、便捷的步道、丰富的功能营造一处让行人不疲于奔波,而是愿意停留和放松的城市公共空间;一处让科研者不疲于工作,而是感受到自然、生命和活力的精神家园。


方案过程与图纸
山海交融—与自然对话

本项目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白沙湾路西侧,毗邻坝光湾海岸线,具有极佳的观海视角。相较于深圳老城区高密度的开放模式,坝光片区环山面海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其开发模式的差异。坝光的山、海以及自然村落布局组成了这片土地独一无二的文脉特色。

为了强调和延续坝光的特色,我们将建筑与优美的自然坏境相互融合,利用院落式布局为场地中心引入阳光和绿地。我们以生物科技紧密相关的细胞为灵感设计平面布局,将两个场地的建筑融为一体。建筑如山谷般向中部跌落打开山海景观通廊,同时向海跌落创造海景空中花园。建筑面向海湾的立面被打散成小型单元的集群,创造出立体村落般错落的层次感。地面层通过低层架空和密集的景观步道,创造了一种如游园般自在的步行网络。

产业社区—与城市对话

本项目作为新型产业用房,却独立于产业集中区域之外。被商业、文体、交通、居住、公园等城市服务用地包围。我们希望建筑能够突破单一的产业定位,拓展出更多样的城市功能。建筑平面采用8.4米乘以8.4米规整的柱网,以保证能够让空间分割灵活自由。L型板式平面采光、通风、景观视野优越,不同分割模式可以适应初创、加速、成熟等不同规模的企业。塔楼布置了研发办公以及创业苗圃,裙房和负一层被放置了产业服务和商业配套功能。三层的共享活力环串联了不同的共享设施,实现休闲、交流、健身运动等需求。多达8000平方米的6米层高通用型空间可以适应办公、实验、中试、商业配套等多样的功能。

建筑顶端区域的露台为服务于企业的共享海景露台,可以成为员工非正式沟通交流的场所以及市民休憩娱乐的公园。6层以下的屋顶露台成为向城市开放的立体公园,同时园区向城市24小时开放,创造充满活力的产业社区环境。我们在建筑内部设计了大量的景观节点,如下沉庭院、城市广场、无边际泳池、跑道、球场等设施都可以提升场地的活力。地面和露台密集种植的亚热带植被,结合水系设计一起为场地提供优美的自然环境。

金级零碳—与未来对话

本方案通过适宜、成熟得技术和手段,打造低碳产业园区典范。采用屋顶绿化、low-e玻璃、遮阳板、雨水回收、风帽、光伏发电、能耗监控智能系统等等绿色节能技术。建筑立面设计从海水波纹寻找灵感,表皮由水平连续的木纹金属百叶构成。百叶高度避开了观景视线的遮挡,并且通过局部的弯曲扭转和宽窄变化产生如水波纹一般流动的感觉。水平遮阳百叶既过滤了深圳炎热的阳光降低能耗,又抽象的回应了场地临水的特点。线型灯光循着百叶的形态,在夜晚制造出波光粼粼的立面效果。
 效果图